談過「內容」、「設計」、「配置」各階段的重點後,這次我們將焦點放在「經營」——開賣時及開賣後需要執行的不同策略以及箇中重點,藉以展示一個成功NFT項目所需顧及的細節。
上文提及Discord伺候器之於維繫社群的重要,但當NFT接近/已經開賣,戰線亦會由Discord擴展至Twitter和Telegram;三個頻道的受眾不同,作用和管理心法亦不一樣。
Discord的作用為凝聚——社群內多是經指定連結而加入的NFT持有人或支持者,他們對項目背景和理念有一定認知,希望藉頻道內的資訊更新來緊貼項目進度之餘,更希望與其他志同道合者圍爐。正因如此,Discord的管理應著重維持社群內的討論熱度以及資訊更新,務求令成員體會到「自己人」的優越感。
Twitter和Telegram的作用同樣為公關——兩者的對象均為一般大眾和潛在投資者,但前者的貼文字數有限制,適合用作簡短資訊更新及引流;而後者為社群模式,可以分享的資訊量較大,能作互動、討論的機會較多,同時,由於群組成員能隨時發言,投放用以監察和回覆留言的時間成本亦相較Twitter為高。需要留意的是,這兩個資訊渠道均為大眾用以了解NFT項目的主要來源,除了基本資料要齊備外,亦要注意回覆查詢留言和訊息,以免有所怠慢。
要將項目消息推而廣之,公關活動必不可少。在NFT的領域,發新聞稿、AMA(Ask me anything)、與KOL或品牌合作、送禮活動等都幾乎是「指定動作」,因此,關鍵已不在於舉辦與否而在於如何籌備:活動的先後次序和規模、活動與活動之間的時間距離、合作人選等,都是需要事先規劃的元素,而更重要的是,不要迷信活動在推出以後能馬上帶來迴響,一些炒熱氣氛和保持熱度的招數,必須早有準備。
越來越多NFT項目會有白名單(White list)機制,簡單來說,即是「保證購買權」,確保買家能在預售階段參與認購,早人一步買入NFT;而一些搶手項目更因為求過於供,開賣後價格上漲可期,令白名單變成潛在利潤的代名詞。
但站在項目方的角度,白名單不應單純理解為用來吸引人完成任務(如加入Discord社群、分享宣傳資訊)的奬品,反而更應被善用作聚集潛在買家的手段,所以,設定白名單門檻高低和限額多少時,都應該以吸納最多潛在客人為出發點。
最後,就是開賣後的跟進行動。與一買一賣的普通商品交易不同,NFT項目的戰線漫長,亦極容易受加密貨幣市場的極端狀況影響,所以即使開賣以後,項目方仍需投放一定心力來維繫社群間的信心。
信心維繫牽涉的範疇眾多,如持續向社群更新進度、舉辦活動來為項目舉辦正面形象等,此外,亦應該「掃地板」(Sweep the floor),即在二手市場買入「地板價」的NFT,以保持交易的流動性,以避免有心人對項目作惡意狙擊,令投資人受FUD(Fear, uncertainty, doubt)影響而對項目信心崩潰,大舉拋售以致NFT大幅滑價,最後令項目陷入危機。
以上4點是對應NFT市場而衍生的策略,而相信隨著這一新興市場的發展,這些策略必定需要調整和進化;所以,保持心態開放,學懂在錯誤中極速修正,才可在NFT市場走得更遠。